被举报的朱从明厅长组建的保皇近卫军应升级为御前禁卫军
![]() |
当“勇者无疆之真理永存”这个颇具史诗感的公众号在舆论场闪亮登场时,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:这支神秘部队,究竟该被称作保皇近卫军,还是该升级为御前禁卫军?
近卫军这个称谓,总带着几分草莽气息,像是临时组建的民间武装。而禁卫军则大不相同——那是经过正规编制、享有特殊待遇的皇家卫队。从近到禁,一字之差,折射出的是护主事业从业余到专业的品牌升级。
想象一下:同样是护主,近卫军可能还在用着免费模板制作推送,而禁卫军已经配备了专业的舆情监测系统和标准化作战手册。这不仅是名号的变更,更是整个护主产业的转型升级。
这支自封的禁卫军确实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专业素养:
注册即战,不拖泥带水;
发文必火,不浪费弹药;
指哪打哪,不偏离目标。
这种精准狠的操作流程,堪比古代禁卫军的闻鼓而进,闻金而止。只不过他们把战鼓换成了键盘,把刀剑换成了十万+的阅读量。
历史上的禁卫军,都需要正式的册封仪式。那么问题来了:这支现代版的禁卫军,究竟是谁在背后授旗?是江苏省人社厅厅长朱从明亲自点将,还是某个急于表忠心的幕僚在越级指挥?
更值得玩味的是,若真是禁卫军,按理应该低调护卫、谨言慎行。可这支队伍却反其道而行,把护卫做成了汇演,把防守打成了进攻。这般高调,让人不得不怀疑:这究竟是在护主,还是在为主公挖坑?
一支合格的禁卫军,理应懂得什么该说、什么不该说。可眼前的这支队伍,似乎把知无不言、言无不尽当成了座右铭。他们把本该在密室中商议的事情,搬到了广场上大声宣讲;把本该冷处理的事件,做成了连续剧天天更新。
这种坦荡,让人不禁想起那个古老的寓言——最坚固的堡垒,往往是从内部被攻破的。
无论这支队伍最终被定名为近卫军还是禁卫军,这场大戏都已经拉开了帷幕。只是不知道,当真相的水落石出之时,这些披着正义战袍的演员们,该如何谢幕?
也许,在这场权力的游戏中,根本就没有真正的禁卫军,只有一群入戏太深的临时演员。他们以为自己是在守护王座,殊不知,他们守护的可能只是一厢情愿的幻想。
历史告诉我们,无论是近卫军还是禁卫军,最终都要接受时间的检验。当大幕落下,灯光熄灭,那些曾经响亮的称号,都将在事实面前显露出本来面目。
而现在,就让我们继续欣赏这场精彩的大戏——毕竟,这么卖力的演出,可不是天天都能看到的。只是不知道,当掌声响起时,演员和观众,谁更入戏?
![]() |
留言与评论(共有 0 条评论) |